2024-07-17

和大多数选择工程类学科的人一样,我对工科的热情源于对这一领域所蕴 含的无尽可能性的向往。从机械工程引领的工业革命,到航空航天工程突破地 球引力,再到土木工程塑造现代都市的天际线,工程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电子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正引领我们进入智能化时代。正因如此,我决定将大学时光奉献给工程学科。
牛津和剑桥是英国高等教育的巅峰,向这些名校发起挑战是我追求卓越的目标之一。考虑到 UCAS 系统允许申请者填报五个志愿,我决定尝试申请牛津或剑桥,毕竟这种尝试并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同时,帝国理工学院以其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卓越声誉吸引了我,因此我也提交了帝国理工的申请,期待能够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前沿学习和探索。

回顾个人陈述(PS)文书的写作过程,最初我因缺乏素材而感到困惑。在父母的建议下进行了一周的医院实习,并阅读了关于手术机器人的书籍,我才有了初稿的雏形。然而,随着反复的修改,文书几乎焕然一新。书籍提供了一些灵感,但我发现通过观看科普视频能够更高效地获取素材。这个策 略不仅丰富了文书内容,还扩展了我的专业知识。最终,我的文书经过多次打磨,变得颇具吸引力,我满怀信心地提交了这份文书。
笔试准备时,必须更加严肃。虽然项目经验和文书都很重要,但笔试环节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我不情愿地刷了大量历年真题,并参加了牛剑营的培训,导师们帮助我们梳理了 PAT 的题目。回家后,我继续挑战类似的 BPHO 题目,这些练习为正式笔试打下了坚实基础。牛剑营的安排紧凑且平衡,导师们专业且耐心,知识点讲解深入浅出。在牛剑营里,我感受到适度的压力,完成任务之余也能劳逸结合。
今年的笔试题目并不算特别难,但题量明显增加,比以往最多的试卷还多 了一道题。尽管最后一题因时间不够未能完成,但前面稳扎稳打的表现让我顺 利通过了笔试。
面试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过程,不同面试官的风格各异。在多次模拟面试 中,我遇到过评价不一的情况,但只要思路清晰、表达顺畅,通常问题不大。正式面试时,我反而比模拟更放松,面试官也很亲切随和。
我的面试时间约为三十分钟,两位教授各占十五分钟。牛津的另一场面试 则有三个教授,共六道题目,我更喜欢这种形式,因为题目一一道来,更有助于我保持思维的连贯性。申请过程中,我们常会因不确定性而产生压力,但我们需要明白,情绪波动对结果毫无帮助。只需尽力准备,剩下的交给命运。

收到帝国理工offer 那天,我非常兴奋,因为这是全校首封帝国录取信。回顾申请过程,虽然顺利但也并非没有挑战。从文书到笔试再到面试,每一步 都需要充分准备,超出必要范围的努力并不会被额外青睐,招生官更看重的是 实质能力和对专业的热情。
保持平和心态,稳步推进申请流程,你或许会意外地收获成功——拿下心 仪大学的 offer。祝所有学弟学妹们在申请季中获得理想的结果,实现更好的自己!
赵浩然同学,待人尊敬且礼貌,风度翩翩,彰显出干净而有涵养的气质。你不仅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学习,也是老师们的得力助手。你一直以来都展现出对工科的深厚兴趣和卓越才华。你的选择,无论是牛津、剑桥还是帝国理工学院,都是你不断追求卓越和探索知识的生动写照。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是需要付出汗水的,我仍然清晰地记得你在面试时那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模样。即使面对巨大的压力,你依然能够面带微笑,从容不迫。你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勇于面对挑战,敢于突破自我。展望未来,希望你能在工程学科这条道路上不断深造,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智能化时代的来临贡献你的智慧和力量。无论身处何方,都请保持这份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愿你前程似锦,未来可期!赵浩然同学,继续前行,书写属于你自己的辉煌篇章!
班主任:李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