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齐
上实剑桥2025应届毕业生,已收获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的物理专业offer。今天的offer季优秀学子探访,我们请到张友齐同学来和大家分享他的学习经历与申请历程,让我们一同走进张同学的物理世界~
一、兴趣与选择
在选择专业方向上我其实并没有经历太多的迷茫,IG七门课程的大考成绩,就已经证明理工科专业是适合我的。于是在AS阶段,我果断地选修了物理、数学、化学和高数,并顺利在AS大考中取得了4A*的成绩。AS阶段这些学科的学习和在竞赛尤其是BPhO中取得的成绩,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就在物理,不曾更改。此外我还参加了香港大学“大学物理”的学分夏校来提前熟悉在大学学习物理专业的节奏。
在学习和专业选择上,我从国际象棋这个爱好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和影响。我被它训练出来的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精确的计算习惯,使得我在物理和数学的学业上游刃有余,并且它也教会了我要时刻保持目的性,以一个高效率来学习和做决定。除此之外,国际象棋也促成了我长时间钻研的耐力,让我对未来大学阶段物理专业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在确定大学和专业时,我首先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真正热爱什么?”和“我希望未来成为怎样的人?”香港大学理学大类提供了广泛的学科探索机会,而香港中文大学的理论物理精研则更注重专业深度,正是我基于兴趣和未来规划做出的决定,同时也为自己保留了一些选择的余地。
二、有关申请文书与面试
申请文书和面试是大学申请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
01
文书
文书不是成绩单的复述,而是展示你独特个性和成长经历的窗口。我的文书围绕“为什么选择理论物理”展开,结合了我在高中阶段的研究项目、竞赛经历以及对物理学的思考。例如,我提到了夏校期间一次实验中在数据处理阶段遇到的难题,以及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对于细节的描述让招生官看到了我在学术上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特别感谢胥老师和Wendy老师对我文书的指点。
02
面试
面试是展现你沟通能力和思维深度的机会。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面试中,我被问到“有没有通过自己看书或者YouTube上的学科类视频学习到教科书上没有教过的知识”。我没有急于给出结论,而是结合自己的理解,用严谨的数学推导进行探讨。面试官更看重的是你自己通过思考能够总结出来的逻辑过程,而非标准答案。
三、对学弟学妹们想说的话
尽早探索兴趣
高中是探索兴趣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在IG阶段可以修尽量多的课程,对各个学科都有一定的涉猎。除此之外竞赛在我看来也不仅仅是自身背景的提升,因为其难度要高于考试和真题,所以更是可以作为一个衡量自己在这个学科的能力上限的工具。再者就是不要局限于课本知识,多参加科研项目以及夏校,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
降低预期保持心态
Life is like a chess game. Sometimes you are just struggling for a draw.
——George Z. Pawn
申请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难免会遇到挫折,例如面试发挥失误,因此对申请季的结果不要太过纠结,最重要的还是认真学习保证学术成绩。平稳心态,毕竟申请本科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不要为暂时的失意而丧失憧憬,相信自己的努力终会有所回报。
班主任寄语
张友齐同学是一位内核非常强大且稳定的学生。在校期间,他的成绩和个人成长一直呈现着稳步增长的趋势。
在学术上,他的成绩从G年级开始,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的状态。我想,这与他平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张友齐同学上课始终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同时作业的字迹、过程步骤都很清晰,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张友齐同学课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他热爱足球、国际象棋。这些兴趣爱好对于他的学术能力也有一定的加持。国际象棋锻炼了他耐心、冷静、逻辑思维能力;足球则提升了他在竞技中不退缩、勇于向前冲的品质。
愿张友齐同学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Karen康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