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寒假,我来到三亚西岛参加为期一周的海洋生态保护主题的志愿者活动。近些年,由于过度捕捞和无序赶海,海洋生态被严重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憩息环境受到很大影响。一些濒危生物甚至因此灭绝,近海海域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受灭顶之灾。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志愿者认识到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jpg)
来西岛的第一天,志愿者被分为五个小组,分别代表游客、投资者等五个身份。各小组从不同角度感受和观察西岛,并提出改进意见,为西岛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小组是以游客的身份来感受西岛,我们的任务就是去感受当地的旅游资源与风土人情。我们深入了西岛的每一条街道,考察了西岛的每一个观光点,并且品尝了当地的小吃。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些可以改进之处,并且制定了可行方案,向组织方进行了集中反馈。

这次我们志愿服务的第二个环节是珊瑚保护主题的实践活动。所以在正式志愿活动开始前,为充分了解与珊瑚有关的理论知识,我们先行探访了西岛珊瑚人工培育基地。中科院的生态科学专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普及了有关珊瑚的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珊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且,珊瑚是动物,不是植物,它在海洋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珊瑚中还包括一种珊瑚——红珊瑚,红珊瑚价格昂贵且不能随意非法购买。

当天下午,我们运用先期培训中掌握的调查方法,去调查了渔民在海边非法销售贝壳、螺制品的情况。同时,我们了解到这属于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且有大量的渔民在海边售卖。另外,有一些渔民会卖一些活着的生物并且告诉游客可以帮忙加工食用,这样的场景在西岛的海边几乎随处可见,经常有船只停靠在海边,其中很多渔民以其作为收入来源。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兼顾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与生态保护,对于西岛和其他近海地区来说,是一个需要协调多方的系统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