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促使教育工作者基层党员充分认识以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6月1日下午3时,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正达外国语小学党支部王枝梅书记于我校南区报告厅开展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专题讲座。
王枝梅书记用极具人情温度与缜密逻辑的表达从“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历史积淀的创新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教育新动能”三个板块展开专题讲座,讲座既有思想理论高度,又有对教育工作的具体针对性和指导性,让全体教职工受益匪浅。
对比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王枝梅书记感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所面临的历史与现实困境。实践证明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现代化才能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并非无源之水,从孙中山到党的十八大,王书记清晰梳理罗列了其意义非凡的历史沉积。
孙中山:《民权初步》 (1917) 《实业计划》 (1919) 《建国大纲》 (1924)
毛泽东 (1957年) :“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周恩来 (1964年) :“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
邓小平 (1978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三大: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七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19-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中心转移至经济建设上,体制创新有所突破,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更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内涵包括:
1.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2.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3.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4.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5.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上的理性化,也是技术上的进步化。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与发展的现代化,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内涵,科教兴国、高质量发展、完善分配制度、勤劳致富、绿色发展、国家安全等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方面。
01
从人口规模巨大、科教兴国看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口规模巨大也是机遇。我国是全球主要国家中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巨大的人口规模在科教兴国政策的支持下,必然实现人才剧增。从需求角度看,未来数10年人才需求潜力将会持续。
中国式现代化呼唤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八大发展目标是:
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
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
1.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
3. 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
4.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5. 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6. 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
7.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8. 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9. 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10.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02
从高质量发展、完善分配制度看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选择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分配制度重视劳动和公平的关系协调,分配制度是促进共网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03
从勤劳致富看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提出了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土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百的新要求。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既切实经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掌握劳动技能又培养青少年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04
从精神文明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和平发展道路
各国实现现代化不是只有西方式现代化一条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通过殖民掠夺完成原始积累,是排他式扩张,自我优先,中国则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和平友好。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思路重新思考教育:
1.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使全体受教育者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3. 培育人才和创造文化
4. 深刻理解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
5. 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
讲座最后,王枝梅书记重申,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承担立德树人神圣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是人民教师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好诠释!
热爱我们所忠于的事业,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献身我们所钟爱的事业,唯有实干,才能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