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实剑桥杨浦校区召开期末总结大会。全体教职工于四楼阅览室参加会议,总结本学期的工作经验,共同反思共同进步。会议由执行校长徐成最主持,总校长袁光明、副校长郑赋琦做了发言。
郑校长首先回顾了本学期期末监考工作完成情况,并举例讲解了全球大考不同考试局的不同要求,同时提醒各位老师完成学生总评成绩录入。
郑校长总结了本学期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本学期10月份举行了公开课活动,为各位老师提供展示自己教学风格的平台,同时也鼓励各位老师抱有一颗学习的心,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本学期学科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离不开各位竞赛辅导老师的辛勤工作,为优秀的同学拓宽知识面,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同时,学校在学期不同阶段根据学生需求开设了重考补弱辅导课,不轻易放弃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本学期英语组也如往常一样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提高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全方位沉浸在外语学习的氛围中,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
在寒假中各位老师也为学生开设各学科专项网课,让学生们在寒假期间能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在寒假中也能保持住良好的学习状态。
此外,我校亦格外关注学生德育工作,理想信念教育是重要一环,今年,我们以“忆初心--探寻革命圣地,强党性--赓续红色精神”为主题,开展了“2023暑期江西红色研学”活动。参观红色文化地标,进入革命老区乡村小学支教并走访乡村普通老百姓,探索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之路。重走长征路,参观历史文物、认识红色文化先行者,了解革命传统,从而增强参与者的研学能力,提高参与者的精神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加深对红色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理解。
总校长袁光明发表了讲话。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感受幸福。在幸福的状态中,把教育当作终身奋斗的目标,传递感恩之心、幸福之感,在热爱中践行理想主义,在实干书写绮丽诗篇。用爱与智慧,去追寻教育的真谛。
一所好学校,流淌着许多好故事。学期末,我们的老师要写好自己的“教育故事”。好故事在细节处,离不开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深厚情感。面对一个用泥块砸向同学的学生,陶行知先生不吝啬于手中的“四颗糖”。这又不何止是四颗糖,更是四种需要发现与学习的教育智慧。
袁校长分享了教育家冯恩洪、魏书生的见解,用朴素的道理说明了,做教育如果仅仅看到学生的成绩,仅仅追求学生的高分是远远不够,甚至是舍本逐末的,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如何用多元化的眼光评价学生的进步,衡量学生的成长。不单是分数,一所学校更应将目光放在如何育人,把人培养好,学生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袁校长鼓励老师思考有没有做到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有没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课堂,真正触碰学生的心灵,有没有真正走进学生。以育人为主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大教育”,知识终将会被遗忘,但做人的道理,在学校度过的快乐自主的学习生活,会让孩子受用终身,温暖终身。
袁校引用罗振宇2024跨年演讲的一些精华内容,分享了对“什么是国际高中该有的样子”这一问题的思考。“一行动,就创新。一具体,就深刻。一困惑,就出门。”这是“做”的智慧,困惑不足畏惧,以行动去解惑;未知不足惶恐,以具体对抗焦虑。少看别人,多看自己;少看远方,多看附近。查理·芒格曾言:“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工作如此,生活亦是如此。作为上海老牌国际高中,上实剑桥以“做感动中国人的教育”为初心,致力于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目标始终清晰,脚步始终坚定。这也是我们对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我奋斗处,就是故乡”。漫漫求索路,拳拳赤子心。发大愿,迈小步,走远路,磕长头,不停顿。2024年,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