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实剑桥浦东校区有幸邀请到从事美国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研究20余年的石磊教授,为我们带来《中美关系的前世今生及未来》专题讲座。
个人简介
石磊,毕业于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获得军事指挥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系原解放军某部助理研究员,从事美国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研究20余年,曾荣立个人三等功,军队某领域科技进步二等成果奖,研究成果多次获得习主席等中央首长批示。转业后继续从事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现为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兼职顾问。
了解中美关系发展的几个阶段是这次讲座的重要内容。第一个阶段,建交到1988年,被称为“初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里中美关系发展比较快,初步发展的10年,为中美关系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从1989年到1999年,也是“跌宕起伏阶段”。两国关系迅速升温,但因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军轰炸机轰炸,中美关系再次急转直下。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9年,称其为“蜜月阶段”。这一阶段比较平稳,双方经贸关系不断加强,政府间外交和民间交流日益丰富频繁,中美关系总体呈现“合作大于竞争”的态势。
第四个阶段就是从2010年至今,我们可以称其为“波折下滑阶段”。进入这个时期,平稳发展的势头没有了,中美关系又进入了波折起伏的下行通道。
这就是中美关系这40多年发展的基本脉络,而今年正逢美国总统大选年,这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变化,我们始终要坚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坚定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信心;二是增强对中美关系等国际局势的关注度;三是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是努力学习成为中国与世界之间沟通的桥梁。
学生感受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建交以后,中美关系日益上升,为世界的和平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中美建交以后,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访问美国,为中美友好关系更上一层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美蜜月期间,两大国相互学习,互助互利,为国家的未来添砖加瓦,砥砺前行。中美关系也遇到过许多的挫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后,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丝裂缝,当今的两大国,也在尽力为中美友好关系做出自己的种种努力。
现如今,世界形势错综复杂,雾里看花,我们热爱和平,捍卫和平,为了和平而持续努力着。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守护自己心里永远的中国红,坚定信仰,保持进步,与时共进,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为两国关系、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G1-3 顾杨菲迩
从石老师的分享中,我了解到中美关系在近几十年中起起落落。现如今,中美关系面临新形势,可谓是竞争大于合作。此外,在讲座中提到,多数国家尴尬的关系都是通过战争解决的,较少是通过和平谈判。可是战争就必定流血流泪,无论是在政治还是人文层面上对两方都是不利的。秉承着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希望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中美关系在“竞争大与合作”这一发展趋势下,能够和平共处。
而对于国际高中生的我们,应带着身为中国人的自信,在今后将中国的文化带出国门,发扬光大。
——厉奕孜
在认清竞争大与合作的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后,国家竞争即是文化竞争、教育竞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讲座最后,石磊教授以一首藏头诗给诸位同学一点鼓励,愿大家:
上海启航,
实学兴邦,
剑砺欧美,
桥通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