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实剑桥动态|春学期期始会:同向同行,逐梦新程 上实剑桥 2025年02月16日 09:01 上海
2025-02-16

新春伊始,万物迭续。2025年2月14日,上实剑桥浦西校区召开了2024—2025学年春学期期始教工大会,会议由执行校长徐成最主持。

首先是新入职老师介绍,又有数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了上实,在新的一年中,期待新教师与大家共创辉煌,携手进步。
总校长袁光明发表了讲话。袁校长以“新春三问”开篇,直面教育变革中的挑战与机遇。
思危·思远·思变,打造未来教育新高地
.jpg)
在全球化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袁校长强调“高标准”是上实剑桥的立校之本。学校将继续深化课程创新,深化教师团队专业构建,以“个性化、兴趣、终身学习、人机合一”为关键词,构建未来教育生态。袁校长提出,教师需以“明远四句”为行动纲领:教学层面要抓备课效率、课堂质量、作业设计、学情分析、师生关系协调;从“管理”走向“育人”,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用教育智慧破解难题。
学生、家长新期待怎么办?
袁校长指出,家长与学生的期待已从单一的成绩导向转向全面素养的提升。本学期,我们继续从优化复习课与课后辅导出发,拒绝填鸭式教学,倡导以真题解析和思维训练为核心的复习模式;强化晚自习管理:通过导师互助组制度,为学困生提供精准帮扶。
AI浪潮下,上实人怎么做?

面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度赋能,袁校长呼吁教师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以数据驱动教学,利用AI分析学情,优化教学策略;平衡技术与人文,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注重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
袁校长最后说: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新学期,愿每一位教师心怀热爱,以创新之姿迎接挑战;愿每一位学生不负韶华,在探索中成就更好的自己。上实人,要主动拥抱持续改变的世界,感受时代脉搏跳动的节律,伴着世界发展而不断超越,同向同行,共同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接下来副校长郑赋琦就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了报告。

郑校以“开学准备周工作安排”为切入点,从教学管理层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1. 目标明确:全科A/A*率提升10%
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制定了分阶段计划:
3月中旬前完成新课教学,G2-8/9/10班级最晚于3月底进入复习阶段。
高质量复习课规范,梳理重难点、精讲历年真题,严禁以视频播放或自习刷题代替教师指导。
2. 考试与辅导双线并进
全球大考备战:G2/A1年级牛剑辅导课持续至4月底。
周测与实验强化:物化生学科需利用周测时间完成IG P6、A2 P5等实验卷训练。
月考与模考安排:3月14日(一模)、4月9日(二模),以考促学,查漏补缺。
3. 聚焦学困生帮扶
导师互助组制度:各教研组需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重点关注薄弱学生。
寒假作业反馈:教师需在开学一周内完成作业批改与优秀案例评选,为新学期树立标杆。
郑校强调:教学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从备课到课堂,从作业到辅导,每一个环节都需精益求精。

校长助理、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相涛发表了“初心致远,携启新程”为主题的讲话。
以热爱为舟,载学生抵达理想彼岸。作为新加入的数学名师,刘相涛主任以其二十余年的国际教育经验,分享了“教学四原则”。
热爱所教的学科
教师眼里的光,是学生求知欲的起点。刘相涛主任以自身经历为例,从深国交到上海美达菲,始终以激情感染学生,培养出90%的数学A*率。
备课:大纲+教材+真题三位一体
深研考纲:精准把握CIE命题趋势;
整合资源:将教材知识点与历年真题深度融合,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慢讲原理,夯实思维
“数学不是速成公式,而是逻辑的舞蹈。”刘相涛主任强调,课堂需放缓节奏,引导学生理解原理而非死记硬背,尤其需在平时训练中强化解题过程的书写,避免考试因“只写结论”被判作弊。
课后:及时反思,迭代提升
教师层面:每日撰写“课后案”,记录教学得失;
学生层面:通过错题本与阶段性测试,实现查漏补缺。
刘相涛主任总结道:教育是播种与等待的艺术。用心对待每一名学生,终将收获满园芬芳,贴心对待学生、真心对待家长是老师们共同的期许。
人文组组长Jennifer赵老师也向全体教师分享了人文组的备课与出卷经验,总结教师得失以及新学期的展望,争取实现全员提分的目标。
在会议的最后,徐校长再次强调了本学期工作的特殊性与紧迫性。他指出,2025年春学期教学时间短、考试任务重,全体教师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规划、高效执行,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新的学期已经拉开帷幕,让我们携手奋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梦想的启航,愿全体师生以热爱为帆,以创新为桨,在时代的浪潮中同向同行,书写属于上实剑桥的新篇章!